按照現今社會的主流說法,大學生畢業后的走向大體有三條——學、仕、商??赐旰?,自己首先把學術這條路給排除了,沒有為什么,無論從興趣還是從個人能力,都不具備。
上大學以前,我的最初想法是,本科畢業后,先從商,成也好,敗也好,人生嘛,什么都經應該歷一下。等自己喜歡安定了,就去感受一下仕途。但上了大學,了解了很多現實,很多跟理想差距很大的現實,現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選好一條有利于自己的并且可行的路,然后按照要求和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相關方面的能力。
但來到大學以后,比較充分了解了社會現狀,而這個現狀使得我不得不放棄原來的思路,而且一些新問題比我原來想象的要復雜得多。而現在,我首先想提出的問題是本科畢業后,是考研還是就業。
這個問題離我比較近,所以考慮得比較多。就選擇而言,兩個都有各自的好處和風險??佳械暮锰幵谟?,畢業后,可以有個更高的臺階去面對社會,個人的第一身份也比本科生高得多。但它的風險在于,選擇考研,至少要投入三年以上的時間,更遭的是有很多人成為了所謂的考研專業戶……而如果把這筆時間投入到社會上,說不定已經有不小的成就。但提前走入社會的風險在于可能幾年時間下來,還是一事無成,那還不如多讀幾年書,有個更高的學識和文憑??偟膩碚f,就是把本科后的四年作為一個發展段,把考研與就業帶來的收益和風險作權衡,其中有個零界點,我現階段迷茫的是,以我個人自身的條件,我應該站在選擇的自我定位在界限的哪邊,選擇的自我定位有哪些標準,怎樣努力才能最大限度有利于自己的定位。
下一個疑問是職業困惑,就是離開學校,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我選擇職業的切入點在哪,或者說以什么樣的標準來區分我到底是去考公務員,還是自己在政途以外的地方尋找落腳點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自己能創造的價值。說到這,很汗顏,因為這些選擇都有很強的趨利性。最后,在找到自己先天所適合的路以后,怎樣培養自己,使得自己更適合這條路,沿著適合自己的道路努力奮進,假以時日,收獲成功就不是一句空話了!